台灣環境污染 亞洲地區第七糟
報告指境外空污嚴重 未積極與中國協商
根據政經風險顧問公司最新一期外商對亞洲地區污染程度評估報告指出,
受污染最嚴重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印度和香港,台灣排名第七,
污染最少依序為澳洲、新加坡、日本。報告同時分析,
香港工商產業受環境污染打擊影響最大,
最輕微為澳洲。
中國情況最糟
這份調查訪問一千一百名在亞洲工作的中高階外商主管,對所在地污染程度及工商產業受影響的看法。報告預估二○三○年前,亞洲每年產生溫室效應的廢氣將由現佔全球百分之二十三成長到百分之五十,且今年年底前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溫室效應廢氣最大產地。
報告指出,台灣空氣污染源主要為交通工具和高密度的工業廠房,政府雖加強防制,但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增加,在固態污染物的回收雖小有成果,但水污染改善有限。
此外,台灣另一重大的問題來自境外污染,和南韓相同,台灣也是中國大陸境外污染的受害者,但台灣政府受限於政治,不像南韓般積極與中國解決此問題,只能藉由出席國際相關會議發聲。
問題出在交通
中華民國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台灣與中國間的跨境污染,包括沙塵暴、酸雨等,台灣只拿來做與中國間的政治對抗,卻未與中國尋求防制之道。而國內都會區車輛數多,尤其老舊機車眾多,以及工廠密度高、政府在北中南各地工業區的開發,都是空氣污染增加主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